音乐1阶段:感知音乐
第一课:和音乐做朋友
1.每周课程的第一步,是家长和宝宝不断熟悉本周的歌曲,小月龄宝宝只要不断聆听即可,大月龄的宝宝可以尝试跟唱,或者看视频了解发出不同音色的乐器外观。
2.该首歌曲可以在本周内不断重复播放给宝宝,熟悉的程度越高对后续课程教学的适应力也就更强。
本周为音乐感知唤醒的第一课,并没有设置具体的节奏型训练。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喜欢的乐器,再一起和音乐做互动。参考老师做出的节奏示范,由于宝宝月龄较小,最好先由父母来进行操作,宝宝只要被动聆听和感受即可。
备注:后续课程中,将在每节课设置一个与歌曲相适应的节奏型进行训练,提前做好准备噢!
1.充分的探索时间:由于视频时长原因,无法将完整的探索过程进行展现,在家中操作时,家长需要给宝宝足够的探索时间去感受每一样乐器,而不要中途打断。也可以在本周内,以每天探索一种不同乐器教具的方式进行,五天体验五种,让宝宝充分感受。
2.夸张地描述吸引注意力:父母在描述乐器时要注意生动、形象、夸张,可以通过孩子熟悉的小动物或生活用品来描述乐器的外观和音色,同时也可以详尽地描述乐器的发声方式。尽管此时宝宝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这些语言都会在他的脑海中与乐器慢慢对应起来。
3.不断地重复提高感知力:音乐的感知重在不断地重复和感受,早起、午后、睡前和游戏时都很适合作为这一周重复课程练习的机会。
备注:0-1岁宝宝律动操是被动进行,可以由其他家人模仿小乖妈妈抱一个娃娃在对面进行示范,增加宝宝的兴趣,提高专注力。
0-1岁宝宝的音乐启蒙应以听赏和感知为主,课程内的技能方法主要由家长进行示范操作,宝宝不会有太多技能上的表现,千万不要强求。家长对音乐的感受,也会感染到宝宝,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宝宝后期的音乐启蒙及学习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尽情地享受其中,才能唤醒宝宝的音乐感知力噢。
经典音乐赏析 | 四首古典音乐选段
备注:本期音频选自《蓝色狂想曲》 选段+《培尔金特组曲》第四乐章+《野蜂飞舞》选段+《欢乐颂》选段
在许多人的意识中,蓝色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有时也代表着一种忧郁的感觉。而作品《蓝色狂想曲》中表达的也正是此种意境。
作品素材以爵士乐布鲁斯(Blues蓝调)等为基础,全曲结构非常自由,具有爵士乐即兴演奏的特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管乐合奏曲等。
《蓝色狂想曲》运用了单簧管、钢琴、萨克斯、管弦乐以及打击乐器来完成作品的讲述。
这样的全面合作能使作品在听觉上显得更轻松、更诙谐也更为幽默,完整且完美地突出了爵士乐的风格特点。
第四乐章的音乐描绘的是主人公在山魔的宫中被群魔包围、戏弄的情景。
作者选用一首源于苏格兰的民歌作为不变的唯一主题并加以变奏发展。
首先是一段怪诞、阴沉的主题音乐,不断地从弱到强的加以反复描写培尔.金特误入山魔大王宫殿,再由低、中音乐器奏响阴沉怪诞的山魔主题。
当乐器逐渐增多、音乐的力度和音区不断加大、扩展,造成群魔疯狂乱舞的场面。
突然一声巨响,仿佛洞穴崩溃坍塌,全曲在宏亮的音响中结束。音乐充满了传奇幻想和童话色彩。
《野蜂飞舞》是一首非常诙谐幽默的音乐小品。它原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所作歌剧《萨旦王的故事》第二幕第一场中的音乐,如今已脱离原歌剧,成为音乐会中经常演奏的通俗名曲。
这首曲子是活泼的快板,乐曲从快速的下行半音阶开始,然后上下翻滚的音流,生动地描绘了野蜂振翅疾飞的场面。
乐曲如同野蜂一般时快时慢,时远时近,时高时低。
循环反复的演奏技法,和活泼的速度,既表现了野蜂盘旋飞舞,又表现了王子焦急的心情,最后在音乐的不断盘旋以及这种拟人的色彩中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
《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
而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
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音乐似乎在说:不要这些陈旧的东西,要创新,要前进。
思想、情感升华了,一切丑恶的东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无地自容。经过艰苦的奋斗,终于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和欢乐并终于进入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
家长可以带着宝宝仔细聆听音乐,配合着进行身体律动。同时给宝宝准备好音乐感知唤醒课的所有乐器教具,参考本周课程,带着宝宝一起感受节奏。
小龄宝宝可以由家长带领做互动,家长可以根据乐曲的情绪起伏带着宝宝做上下动作或左右律动,通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感受乐曲的变化。
大龄宝宝可以听家长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试着跟着音乐一同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画面。
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跟着节拍互动,用小乐器的辅助和肢体的表达来让宝宝更加专注地去聆听此曲,想象此曲的画面。